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节能动态 >> 

经济日报: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比增93%

发布时间:2023-11-06 来源: 阅读次数:200

10月20日,第二届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能源环境管理分会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能源环境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为主题,聚焦能源环境管理的实践创新和发展趋势、“双碳”目标与能源环境管理、智慧社会治理与能源环境管理等方向,为参会学者提供了良好的深入交流与广泛讨论平台。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键在能源领域变革。2023年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量占比近90%,推进能源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是“双碳”战略下实施能源环境管理与创新的必然举措。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在报告中指出,世界能源结构形成“四分天下”新格局,其中,煤炭发展进入转型期、石油发展步入稳定期、天然气发展迈入鼎盛期、新能源发展跨入黄金期,全球各国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聚焦我国实际,煤炭仍是我国最为丰富的能源,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仍高于50%,我国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仍将长期持续,必须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金洲教授指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遵循安全性、平衡性和有序性。可以将其内在要义阐述为,我国必须在保障能源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指出,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应用为资源环境协同管理创新提供了重大契机与技术支撑,以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等为核心的数智技术及新型基础设施,将推动资源环境管理的工具革命与决策革命。本次会议领军论坛上的专家报告为“双碳”战略目标下的能源环境领域的管理与创新提供了安全保障、技术赋能、实施举措等方面的新思路与新方向。

能源安全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前提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安全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新形势下,能源安全现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政治性问题,能源安全已被放至国家能源战略的关键位置。当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多重挑战与不确定性,原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0%40%。我国能源安全关键在于油气安全,保障能源安全必须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

增强油气供应能力,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油气自给能力,降低对外部供应的依赖,积极拓展海外油气资源,多元化进口渠道,提高供应稳定性,加强油气储备设施建设,提高储备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中断、对冲价格波动。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在推进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继续发挥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煤炭供应的稳定可靠。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作用,加强煤电运行管理和调度,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稳定。推进煤电与其他清洁能源协同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天然气储备和调节能力,加强天然气储备设施建设,提高天然气储备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中断和价格波动。加强安全战略技术储备,加大能源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发展,提升我国能源技术水平。维护能源基础设施安全,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维护和保护,确保能源基础设施安全运行,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加强应急安全管控,建立健全能源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应对能源安全挑战。

节能减排是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的有力手段

近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相较于2013年,2022年我国PM2.5浓度累计降低了57%,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85%60%,但我国能源强度仍远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在“双碳”背景下,推进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必须坚持节能和效率优先。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加强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加强建筑运行管理,优化空调、照明等电力系统,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能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节能设计,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推广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提高交通能效。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降低面源污染,采用节能型农业机械,优化机械设计,提高农业能源利用效率。

深入强化数字信息技术赋能。推进智能制造,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及流程优化,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推进智能交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路况信息,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和交通路线规划,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建设智能楼宇,实现楼宇设备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优化空调、照明等电力系统的供给和运行,同时推广智能家居,实现家庭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优化家庭电、气等能源消耗结构。

能源结构优化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举措

2022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煤炭、原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占比分别为55.46%17.67%8.49%18.38%,油气占比远低于全球平均和发达国家水平。化石能源稳定高效,仍是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结构优化不能忽视化石能源的清洁低碳发展。

以减煤洁煤推动煤炭清洁及高效利用。加强技术研发及攻关,推广先进采煤技术和设备,加强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治理与利用,实现煤炭开采的绿色化和低碳化;加强能源消费监管和管理,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降低煤炭依赖;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和热能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和损失,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以稳油增气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提高石油采收率,推动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建立健全油气储备体系,提高油气储备能力,稳定国内油气产量和供应;加强油气管道、储气设施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减少油气输送过程中的损耗,提高油气利用效率;加大低碳技术、工艺在油气开采全过程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油气清洁化利用,减少油气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以科技革新赋能非化石能源蓬勃发展。快速迭代的能源技术已经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推动力量,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在能源绿色发展进程中的应用,推进智慧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等新兴技术突破。加强风电、光电、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提高电力生产的清洁化和低碳化水平,加大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燃料供应,降低能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提高零碳能源终端用能的电力比例,尽可能用电力替代燃料,实现能源消费的电气化。加快完善能源科技创新相关政策与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各类能源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鼓励或引导相关主体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总之,在绿色化、低碳化、清洁化的世界能源新格局下,我国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需立足自身能源资源禀赋,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优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